著(zhuó):“着”的本字。附着、涂上的意思。
靓(jìng)妆:华美的妆饰。是女子较为隆重刻意的装扮。
蕊珠宫:装饰有花蕊珠玉的宫殿。道家传说中的天上宫阙。
无据:不足依凭;无所依据。不知什么缘故。
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托物兴感而作此词。一如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也是一个亡国之君,而这首词就是他的绝笔。词的题材似乎不同于李煜《虞美人》,而是托物咏怀,但是,实质上仍是“故国不堪回首”之意。
词的上片,先用两个比喻:巧手所制之花、靓妆美人形容所见杏花的艳丽,再用蕊珠仙女从侧面烘托之。然后,转笔写其资质脆弱,复又遭遇外力摧残。词人触景发问,正是由于自身遭逢劫厄,是怜杏花,也是自怜。
下片由见春日杏花延伸到春日燕子。先是说曾想凭借燕子传递离愁别恨,又想到它不会言语,无法完成使命;即使能作人言,它又怎能找到万里之外的故国宫殿?唯一的可能是通过做梦去回望旧日宫苑了!可是,奇怪得很,如今连梦也作不出来了。
整首词从见杏花发端,中间又用燕子过渡,最后直接写自己思极无梦,终于难以遣散离愁。全词以一连串问语构成脉络,显得呜咽吞吐,悲痛欲绝。然而却对故国沦亡无一语悔恨与反思,到底见出:其情虽真,而其骨力贫弱。
帝台春 李甲
芳草青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芳草青色:语本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碧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拾翠:指拾翠鸟羽毛以作装饰。后用来指妇女春日嬉游的景象。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凤城:指京城。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
旋释:随即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