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六条经文的解说 .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对第六条经文的解说
32.6.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2。”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击金:指敲锣,古代打仗时退兵的信号。2下:降服。
晋文公攻打原邑,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就和士大夫们约定攻打原邑的日期为十天。来到原邑后十天了而原邑还没有被攻下来,晋文公便敲锣让士兵们退下来,停止战斗收兵离去了。原邑的士兵有从城中逃出来的,说:“原邑再过三天就要投降了。”大臣们以及旁边的亲信都规劝晋文公说:“原城内已经粮食耗尽、兵力衰竭了,君主姑且再等它一下吧。”晋文公说:“我和战士们约定的攻打日期是十天,如果现在不离开原邑,这就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了原邑而失掉了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就收兵离开了原邑。原城里的人听到后说:“现在有了像这样守信用的国君,可以不归附吗?”于是就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现在有了像这样守信用的国君,可以不顺从吗?”于是就投降了晋文公。孔子听说后记录这件事说:“攻打原邑而得到卫国的原因,是守信用啊。”
32.6.2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信名”之下当有“信义信事”四字。
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要讲信用。”晋文公说:“在哪些方面讲信用呢?”箕郑说:“在名分等方面讲信用。在名分方面讲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忠守自己的职责,各人政绩的好坏就不会超越各自的职责范围而便于考察,所以各种事情不会被怠慢;在做事方面讲信用,那么人们就不会违背天时,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干好本职工作;在道义方面讲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努力实行道义而远方的人就会归附他了。”
32.6.3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 棉被怎么洗[图]
-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图]
- 墨翟在军事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在战争观上按战争性质明确[图]
- (一)《尔雅》编排方式的特点《尔雅》编排方式的特点是层层按义[图]
- 叶公之顾命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叶”字当为“祭”(zhài[图]
- 引长《萃·六二》“引吉”兑读为“悦”最上位阴爻长久欢悦上六以[图]
-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朝之市则走(遇)[过]市则步所求者[图]
- 本篇以“齐物论”命题包括了齐物之论和齐同物论两个层面的内容论[图]
- 何晏曰“孔氏曰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今天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图]
- 断决断溯,源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曾为唐太宗制定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