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之顾命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叶”字当为“祭”(zhài
叶公之顾命: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叶”字当为“祭”(zhài)字之误,指祭公(字谋父)临终前告诉周王的话,事见《逸周书·祭公解》。顾命,临死前的遗言。嬖(bì)御人:指宠妾。庄后:端庄得体的后妃。庄士:据孔疏,指士之齐庄得礼者,今为大夫、卿、士。孔子说:“大臣与国君不相亲,百姓生活不安宁,这是因为国君不敬重大臣、大臣不忠于国君,而安享富贵却已过度。大臣不治理国政,近臣就会朋比为奸。所以,国君不可
叶公之顾命: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叶”字当为“祭”(zhài)字之误,指祭公(字谋父)临终前告诉周王的话,事见《逸周书·祭公解》。顾命,临死前的遗言。
嬖(bì)御人:指宠妾。庄后:端庄得体的后妃。
庄士:据孔疏,指士之齐庄得礼者,今为大夫、卿、士。
孔子说:“大臣与国君不相亲,百姓生活不安宁,这是因为国君不敬重大臣、大臣不忠于国君,而安享富贵却已过度。大臣不治理国政,近臣就会朋比为奸。所以,国君不可以不敬重大臣,大臣是人民的表率;国君不可以不慎择近臣,近臣是人民的引导者。国君勿与小臣谋议大臣的事,勿与远臣谈论近臣的事,勿与内臣商讨外臣的事;那样,大臣就不会有怨怼,近臣就不会有非议,远臣就不会障蔽了。叶公在遗嘱中说:‘不要因为小计谋而败坏了大作为,不要因为宠妾而非议端庄的后妃,不要因为宠臣而非议庄重的端正之士——大夫、卿、士。’”
. 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曰:‘未见圣,若己弗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诗》:指《诗经·小雅·正月》。
则: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释为句末语助词,无义。
仇仇:犹謷謷,傲慢。
《君陈》:《尚书》篇名。
延伸阅读:
- 棉被怎么洗[图]
-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图]
- 墨翟在军事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在战争观上按战争性质明确[图]
- (一)《尔雅》编排方式的特点《尔雅》编排方式的特点是层层按义[图]
- 叶公之顾命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叶”字当为“祭”(zhài[图]
- 引长《萃·六二》“引吉”兑读为“悦”最上位阴爻长久欢悦上六以[图]
-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朝之市则走(遇)[过]市则步所求者[图]
- 本篇以“齐物论”命题包括了齐物之论和齐同物论两个层面的内容论[图]
- 何晏曰“孔氏曰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今天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图]
- 断决断溯,源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曾为唐太宗制定了[图]